姚天定
一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 1911 年开国起义的精神将永远长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推翻了专制君主专制。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历史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今天,1911年革命精神已经深入到英雄城市武汉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英雄城市和武汉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指导思想,成为这座城市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信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需要民族精神,城市也需要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特色。” 1911年革命精神所体现的“敢于走在世界前面”的开拓精神和爱国奉献的革命精神,不仅构成了英雄城市丰富多彩、令人满意的精神文化体系,也赋予了武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铭刻在这座英雄城市辉煌的精神基础上。愿1911革命精神照亮英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成为英雄城市人民的责任,成为英雄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舞台。
国家繁荣昌盛,人人有责。爱国主义、报国之志是永恒的主题。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爱国志士把“光复中华”作为坚定不移的信念使命,立志建立民主共和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祖国充满了炽热的热情,他们不害怕回家,他们甘愿死亡并致力于保卫共和国。作为1911年革命精神具体而生动的概括,爱国主义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变得更加生动和深刻。充满活力。在当今时代,其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更加凸显。对于武汉这座英雄之城,我们要传承1911年革命精神,激发人们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对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救灾的勇敢之情。他们要把爱国奉献的初心基因转化为对城市的热爱之情,积极参与英雄城市建设,为英雄城市高质量发展奉献激情、创新和智慧。这是传承传承首义精神、推动英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双向目标,是一段旅程。这种冲劲具有上升的魅力和感召力,积极、善良,与第一党的爱国奉献精神相得益彰。
“世人不敢为我做什么,世人还没有为我迈出第一步。”这1911年的革命是载入史册的一次超越性的社会变革。革命者敢于变革,敢于创新,勇于承担斗争使命。鲁迅先生称赞他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除非他是武士,谁敢吃螃蟹?” 1911年“敢为天下第一”的革命者无愧于“敢于吃螃蟹第一勇士”的称号。拥有“敢吃螃蟹”的精神基因,传承践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勇于创新、创造、创业,临山临水敢于开路埋桥的英雄城市,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如果你看今天的武汉,高端芯片、心脏旋转等高端技术和尖端产品就目前而言,北斗通信、导航、通信一体化正在引领世界、建设世界。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东湖科学城、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城市支柱产业“三谷贯通”成功、规划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等许多全球战略愿景正在从蓝图转化为现实。武汉这座英雄之城,正以跑者的英雄姿态,加速迈向新的未来,塑造美好未来,收获新未来。
敢于领先、追求卓越:这是现代武汉城市的精神,与1911年革命的精神一脉相承。这种精神品格,让英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踏实、自主、自力更生。以求胜求败的精神育人、培养人才、培养好人才这最终将建设一座城市。这就是英雄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有的自信态度、积极勇气和魄力。正如物理学家所说:“给我们一个立足点,我们就能打开地球。”加快立足点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战略定位。武汉作为一个湖滨北方省份的省会,充分利用作为国家在建中心城市、经济带中心城市、地处长江之滨、湖北省省会的诸多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加大力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突出合作发展的力度,不断推进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合作发展。我们将做充分发挥生态保护的魅力,努力打造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一地之光照亮全局,成为立足之本的好领头羊和引领者。大胆领导、追求卓越,给了我们深刻理解、继承和弘扬1911年革命精神的最佳机会。
歌德说,历史能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唤醒的激情。 1911年辛亥革命的革命精神,强烈激发了我们爱国、奉献、创造、开拓、服务人民的深沉而浓郁的“热情”。深刻铭记、继承、弘扬1911年革命精神,既是对1911年革命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城市武汉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谋划。让首义精神照亮英雄城新的发展征程。英雄城已经展现了它的真实面貌责任。 “正如现在着眼于过去一样,未来也着眼于现在。”英雄城市武汉将自觉继承和传承1911年革命精神,回应人民生活和民意,敢于创新创造,成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一切,是对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和现实的庄严回应,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深刻延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良药。 “前进的路上,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多远,无论未来多么美好,我们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1911年革命精神,并以此为动力,驱动英雄城市的发展征程。这是首义精神的强大力量,是使命信念的庄严呼唤,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和责任。这适用于英雄城市,也适用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