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首张“专业弹幕”罚款近日开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销售“兰卡果冻”的生物科技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查处全国市场监管领域首例电商直播“专业弹幕”案件。
这种普通食品两盒售价198元,没有保健食品蓝帽标志,也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然而,在直播间里,他们却依靠“专业人士”,制造出“轻轻松松就能减掉35斤”、“即使深夜喝酒也能减肥”等减肥神话。屏幕滚动,同一账号评论不一致(有时“减掉35斤”,有时“减掉16.6斤”),不同账号逐字逐句,评论超过1000条。12个小时的直播中,假塔里奥斯几乎占到了总数的70%。依托这个系列从造假手法来看,该产品全年大部分时间销售数万份订单,首次将一个经营假账户、收费“包场40元、一天80元”的“职业人”纳入监管视线。
这个看似普通的处罚,实际上却为直播电商流量造假打开了新的焦点:“轰炸专业人士”从分散的海军成长为庞大的黑色产业。与传统的虚假订单和评论不同,此类欺诈行为更加扑朔迷离。实时滚动轰炸和主播词形成“双重轰炸”。消费者看到的“满屏好评”可能是从数十个手机账户批量发送的预先配置的内容。根据执法人员的研究,“专业弹幕”一词恰好分为两类。一是“鼓励订单类”,用的是“其他商品398元一盒”的字样。而在直播间,“买200送200”,制造紧迫感。另一类是“好评类”,故意模糊“常食”和“减肥产品”的界限,编造“哺乳可以减肥”、“吃中药可以减肥”等虚假体验。这种骗局不仅针对中老年人和需要减肥的群体,还利用“即时 陕西省榆林市的消费者反映,他们的亲戚因为直播间不断重复“减肥有效”而购买了几盒兰花果冻,在证明无效后,我们发现很难退货和维权。
更令人担忧的是,黑色产业“职业轰炸高手”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利益链条。在上游,第三方公司负责处理闪电战;中间有一个“账户维护团队”,一个人管理几十部手机;而下游则通过微信等按小时付款,也可以自定义字样,调整发货频率,满足卖家的需求。从查处的案例来看,一个“专业弹幕”账号可以在una直播上发布50到300条假弹幕,商家只需支付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好评如潮”的假象。这种低成本、高利润的模式导致食品、保健品、美妆等流媒体领域虚假信息泛滥。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信息权和财产权,也给诚信卖家的生存空间带来压力。即使他们的产品质量再高,但运营能力强的中小主播盗版者可能会因为流量低于造假者而被平台算法边缘化,从而形成无欺诈、无流量的恶性循环。
这笔罚款的价值远高于10万元的罚款。它还为新型网络欺诈提供了执法模式。 。长期以来,“职业轰炸机”以虚拟账户、隐藏交易(大多通过个人微信账户结算)、碎片化证据(桶很容易被更新和覆盖)给监管者带来挑战。本案中,执法人员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来渡过难关。一是冻结直播回放,统计假弹比例和重复频率(例如“8人瘦了28斤”发了26次)。第二个是分析 IP 地址和设备信息,以识别“一个人拥有多个帐户”的活动迹象。第三方获取微信聊天l卖家之间的OGS和转移以及“专业弹幕”,以彻底恢复非法生产链。更重要的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有关部门委托执法机构将“虚假广告”明确界定为“虚构用户意见的误导性广告”,为后续类似案件中该法的适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应对“专业弹幕”造成的干扰,不能仅仅依靠逐案处罚。要构筑“监管者、平台、消费者”三方防线。对于平台来说,“技术中立”已经无法逃脱责任。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应更新,以自动警告异常的轰炸攻击,例如单词重复、短时高频发送、区域帐户冲突等。它将实行实名制杜绝“一机多号”、“频繁换号”等违法行为,建立轰炸追踪机制,让每一次互动都能追溯到其实际目标。监管部门需要将对非法制作“弹幕专业人士”的定期打击纳入其中,除了排查和针对下游经销商外,还需要纠正上游技术服务商和下游账号维护团队遵循 诉讼并打破利润链。消费者还需要提高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谨防“绝对减肥”、“就业好评”、“低价急迫”等言辞陷阱,在购买健康食品及产品时首先检查资质(如健康食品的蓝帽标志),保留直播录屏和交易文件,发现不实情况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阅读广告。
直播电商的主要竞争力从来不是虚假流量,而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当一条“专业弹幕”撑起一场假轰炸1000条的直播时,它不仅成为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成为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基础。这10万元的罚款不仅是对造假者的警告,也是对行业的警告。可以产生流量。然而,声誉是无法伪造的。短期的销量可以通过常规来增加,但长期的发展只能靠诚信来支撑。只有让虚假弹幕无处藏身,让“专业弹幕”无利可图,直播电商才能回归“内容为王、质量为本”的正道,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黄鹤
编辑:丁秋峰